新聞詳情
番鴨知識的科普與養殖 番鴨中文學名 番鴨 拉丁學名 Cairina moschata 別稱 陽新屯鳥,瘤頭鴨、洋鴨、騰鴨、西洋鴨、香鶉雁、麝香鴨、臟鴨。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雁形目 科 鴨科 屬 棲鴨屬 種 疣鼻棲鴨 形態特征 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后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別。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呈鏈狀排列,虹彩淺灰色,腳橙黃。若頭頂有一攝黑毛的,嘴甲、腳則帶有黑點。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里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據不同毛色的61只公番鴨和200只母番鴨體重、體尺測定;不同毛色的公番鴨體重無顯著差異,平均為3.04公斤(3.01~3.05公斤);不同毛色的母番鴨體重差異顯著,以白色者體得最大(平均1.90公斤),黑色者次之(平均1.80公斤),黑白花的最小(平均1.72公斤),三者平均為1.87公斤。成年公番鴨體得約為母番鴨大一倍。公母番鴨的體斜長分別為29.23厘米、24.04厘米;龍骨長為19.07厘米、15.36厘米;胸深為9.81厘米、8.28厘米;胸寬為11.79厘米、9.57厘米。 產地分布 番鴨主產于湖北陽新縣,福州市郊和龍海等地,分布于福清、莆田、晉江、長泰、龍巖、大田、浦城等市縣,在江浙滬皖部分地區亦有產區。閩北主產區在古田縣一帶,飼養黑色番鴨,公鴨運銷本省閩東、閩北各地,作生產“半番”之用。它的配種能力強,受精率高,所產“半番”體型大,長膘快。每逢新春繁殖季節,各地皆到古田選購公番鴨。古田縣湖濱、大橋、鶴塘、杉洋等公社飼養量較大。在大橋公社調查122戶,共養626只,每戶平均飼養5.2只。閩南主產區在福州以南沿海的莆田、晉江、龍溪等三個地區十余個市、縣,以及福州地區。龍溪地區和廈門市郊的番鴨為黑白雜花,其余地方皆為白色多惠安、泉州、南安的番鴨頂部有一撮黑毛,全身為白色。福州市郊的白番體型較大。 歷史 番鴨原產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飼養歷史悠久。據1763年編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記載:“番鴨狀似鴨而大似鵝,自抱其蛋而生,種自洋舶來。”又據1729年《福建通志》中“閩產錄異”云:“極大而紅鼻者為番鴨,雌雄配方抱卵,須留一卵壓巢母鴨方陸續再下,卵盡自咬項下筆為藏以伏之,一月出雛。伏而五日內聞礱磨之聲則卵孚矣。[半番]小于番鴨,[萊鴨]小于半番,皆不能抱卵,……”另外,在主產區古田、莆田、閩侯等縣的縣志,也都有記載。 番鴨素被群眾視為補壯身體的珍品。福建番鴨經長期馴化,以及“選早、選大、選快”等留種措施,早已成為適應福建省生態環境的良種肉用鴨。 作用 番鴨是很有前途的肉用、肝用禽種之一。它具有體型大、生長迅速、耐粗飼、易肥育、肉質鮮美、產肝性能好等優點。但在當前農村低飼養水平的條件下,體型偏小,生長嫌慢,產蛋也偏少。根據試驗資料剖析,番鴨選育提高的潛力很大。今后應在品種質量方面深入探討,進一步選育提高,在飼養上提出一套完善管理方案。 土番鴨對哪些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肺炎,哮喘,肺氣腫,支氣管炎,腦炎,中風,低血壓,冠心病,痛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 哪些人群適宜食用土番鴨? 母嬰,兒童青少年,老人,職業人群,更年期婦女 哪些體質的人適宜吃土番鴨? 健康體質平和質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適宜食用土番鴨? 感冒,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 哪些體質的人不適宜食用土番鴨? 氣郁體質,濕熱體質 食用禁忌對于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如何養殖 一、商品肉番鴨飼養1.雛番鴨飼養:(1)4-5周齡以內小番鴨稱為雛番鴨,育雛是關鍵,一般采用人工給溫或自溫,環境溫度要求如下:1周齡27℃、2周齡24℃、3周齡22℃、4周齡20℃、5周齡18℃-20℃,具體施溫要根據小番鴨行為和分布情況進行調節。(2)飼料要求配制或采購全價顆粒飼料,0周-3周齡顆粒直徑小于1.5毫米,代謝能29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5-22%,4周齡以后全價飼料顆粒直徑1.5毫米或3.5-4毫米,代謝能28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7-19%。(3)出殼苗鴨要求先飲水后開食,要求不超過18-24小時。飲水先用0.1%高錳酸鉀水或百毒殺水,飲水1-2天,然后在飲水中加適量速補和氟哌酸類或強力霉素等藥物,以增強體質和預防疾病。開食把飼料放在大淺盤里或麻布上面讓其自由采食。(4)雛番鴨不管是地面飼養還是網上飼養,都應用稻草或麻布墊好,墊草和麻布要勤更換。鴨舍光線要充足,夜間人工光照,到 4周齡后完全自然光照。2.中鴨期飼養:指4-5周齡至10周齡番鴨,此階段消化能力增強,采食量大,耐粗飼,除增加每天全價飼料用量外,還應補充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育肥到10周齡時,公番鴨體重可達3.5-4公斤左右,母番鴨1.5-2公斤左右即可上市。管理上應公母分開養且分群飼養,每群 100-300只為宜,每平方可養5-8只,由于此階段開始換羽,易出現啄癖,應注意斷喙和遮光。番鴨有旱鴨之稱,大群飼養也只需少量人造水池或水盆供其飲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飲水清潔衛生,而且不能飲水間斷。 二、后備種番鴨飼養1.9-24周齡為后備種番鴨,應選留體大健壯公母番鴨,公母比例1∶4-5選留,后備種鴨應限制飼喂,降低飼料營養水平,適當控制體重。種母番鴨產蛋前體重可控制在2.3-2.8公斤,同齡公番鴨則在4-5公斤,日糧代謝能2700-2800大卡/公斤,粗蛋白14-16%,每只鴨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每天還可喂青料25-50克。臨開產時,可適當增加日糧粗蛋白質和代謝能水平,以便逐漸過渡到產蛋期營養水平,保證產蛋期有較高產蛋量。 2.鴨舍要通風,每平方米養3只,備足產蛋箱,箱內墊好稻草,減少破蛋,大群飼養可將鴨舍一角圍起來,直接把稻草墊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產蛋箱”,可供產蛋用。注意番鴨抱窩性,最有效辦法是抱窩產鴨轉換鴨舍,每欄舍內停留二晝夜多一點,轉舍必須在傍晚進行。3.注意鴨舍清潔衛生及疾病防治,墊料每周換一次,每次鋪新墊料時不要忘記在地上撒石灰粉,注意鴨舍干燥、通風和消毒。另外,大群養殖尤其種番鴨要注意定期接種番鴨細小病毒病、鴨瘟、病毒性小鴨肝炎等疫苗,各地要根據當地疫病流行具體情況酌情制訂適宜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