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生態農業
新聞詳情

打假,看湖北如何亮劍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雷闖

  昨日,2016年度全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新聞發布會透露,互聯網已成為假貨橫行的重災區,打假開始走出國門,為鄂企“走出去”護航。

  網絡假冒偽劣商品多

  農資也有假貨

  省工商局副局長劉春華介紹,網絡交易門檻低、轉移性強、隱蔽度高、區域跨度大,大量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通過網店、微博、微信等平臺“點對點”流向消費者,網絡假貨違法犯罪行為多發高發。去年,全省工商部門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6433件,案值8032.51萬元。紡織品、鞋帽箱包、家用電子電器、裝修材料、通訊產品、日用品等均是假冒偽劣商品“橫行”區。

  省商務廳副廳長、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胡道銀透露,去年全省共檢查網站、網店5.3萬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4078條,責令整改網站1419個次,查處網絡交易違法案件877件。

  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鄧干生表示,去年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7萬人次,查處各類假劣農資案件近3000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近7000萬元。今年省農業廳將在全省推廣農藥“處方制”,鼓勵農民在正規門店買農藥。

  嚴查大案要案

  關閉“李鬼”周黑鴨門店107家

  “難度再大,也要嚴查,要查辦一個案件,規范一個領域,樹立一個典型。”劉春華表示,去年,全省工商部門針對稻花香、白云邊、周黑鴨等一大批馳名、著名商標品牌企業,開展訂單式打假,共查處商標侵權案200余件。

  以周黑鴨為例,省工商局提請國家工商總局在全國開展保護“周黑鴨”商標權專項行動,立案查處侵權假冒門店107家,使周黑鴨公司消費者投訴數量由每月80余次降為20余次。

  省公安廳經偵總隊總隊長魏偉介紹,去年,全省公安部門共破獲制假售假違法案件103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77名,摧毀各類制假售假犯罪團伙445個,涉案總價值近6億余元,挽回經濟損失9000余萬元。

  《湖北省專利條例》即將出臺

  在自貿區開展知識產權“三合一”試點

  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程浩介紹,去年全省共辦理專利糾紛案496件,同比增長396%,結案率為99.1%。

  該局正積極開展湖北自貿區三大片區知識產權“專利、版權、商標”執法“三合一”試點籌備工作,探索建立重點領域知識產權預警和快速維權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執法體制和糾紛調解、維權援助機制。

  目前,省知識產權局正在配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湖北省專利條例》的立法工作,預計上半年可出臺。

  武漢海關首次參加中美聯合執法

  為鄂企“走出去”保駕護航

  胡道銀透露,去年武漢海關共查辦輸往美洲國家的貨品涉嫌侵權案件2起,案值96.4萬元。同時,武漢海關首次參加了中美海關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查獲涉嫌侵權案件1起,案值54.4萬元。

  為提升鄂企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和糾紛應對能力,省知識產權局啟動實施了鄂企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第一批27家示范企業將獲補貼100萬元。目前,該局正在推動第二批示范企業建設,擬在省內選出30-40家企業。


合作伙伴